公司新闻

徐卫民:也谈秦始皇陵的石刻雕塑威廉williamhill官网在线登录

2024-08-25 23:41: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威廉希尔williamhill:秦始皇陵墓有无石刻雕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历史文献中的诸多记载、秦勒石成风的社会风尚以及秦人日趋成熟的雕塑技艺来看,秦始皇陵有石雕应确实无疑。之所以今天在陵前看不到这些石雕,应是在楚汉相争之际和汉人“过秦”思想的影响下,毁于历代的兵火和人为破坏。

  关于秦始皇陵墓有无石刻雕塑,曾有前贤写过文章,但论者意见不一。杨宽先生认为石刻雕塑始于东汉时期,他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一书中指出:“光武帝的原陵,在开始建立供上陵朝拜祭祀用的寝殿和钟虡的同时,开始在陵前大道上陈列石象、石马等石刻群”。[1]81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与杨先生所持观点不同,认为秦始皇陵已经有石刻雕塑了。

  中国石刻历史悠久,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人物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已有石雕坐食人像,194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四盘磨。像高14.5厘米,白石雕成,为商代后期遗物。此像保存完整,作袒胸、缩腿、紧膝、两手支地、箕踞而坐之状。头戴平顶而周廓稍高之圆帽,身穿无纽对襟衣,衣上以云雷纹为饰。面稍仰,双目平视,形象质朴,雕技较精。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也出土了12件石跪坐人像,它们的造型基本相同,采用圆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既写实又夸张。人像高约20厘米,脸形方正瘦削,颧骨高凸,高鼻梁,大鼻头,大嘴巴,耳朵还有穿孔。赤身裸体,赤足,双手被绳索反绑在身后,双腿弯曲,双膝跪地,臀部坐于脚后跟上。其发式非常奇特:头顶的头发从中间向左右分开,有学者形容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两侧修剪得极短还微微上翘,脑后的头发又被梳成两股长长的辫子,直垂在腰间。[2]52

  那么,著名的秦始皇陵有没有石刻雕塑呢?笔者认为一定有。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西京杂记》曰:“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三抱,上枝荫覆数十亩。其宫西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桐树。树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折处有赤如血。父老谓其有神,皆含血属筋焉。”[3]138-139五柞宫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位于渭河之南上林苑中,是汉代著名的离宫,汉武帝托孤就在这里进行。汉代皇帝游猎南山,都要驻跸在这些宫殿里,《汉书》中的《武帝纪》、《宣帝纪》、《元帝纪》、《成帝纪》以及《司马相如传》、《东方朔传》、《扬雄传》、《张汤传》等,都大量记载着西汉武帝、元帝、成帝经常在上林苑行猎,来往于长杨、五柞宫之间的史实。特别是汉武帝,“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威廉williamhill官网在线登录,[4]3053甚至征发右扶风民众进入南山,西自褒斜,东到华山,南驱汉中,张设网罗,捕捉熊罴、豪猪、虎豹等野兽,然后运送到长杨宫射熊馆,放逐于围栏中,供皇帝游猎所用。因此,将石麒麟从秦始皇陵移至青梧观就是为了满足汉代皇帝的欣赏娱乐需求,而且可以作为上林苑中的雕塑点缀。

  《封氏闻见记》记载:“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5]143用这些石刻作为“生平之象仪卫耳”。

  关于古代帝王陵上的大型石雕,有的著作中提得更早。明朝罗颀的《物原·葬原》中说:“周宣王始置石鼓、石人、猊、虎、羊、马。”将石人、石兽用在陵墓上的历史提前到了周代。

  刘禹锡是唐朝人,他曾经看到春秋时期楚王墓上的石刻。在《汉寿城春望》诗中,说到了寿州楚王墓前的石雕情景:“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从诗里可以看到,楚王墓也是实行厚葬的,墓前有华表、石麟、石碑等,一派庄严肃穆之仪卫。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考古材料证明秦代及秦以前的陵墓中设有大规模的石刻群,但我们不能轻易就否定这些历史文献记载。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自视功绩显赫,若如文献所载,秦前已有在陵前置大型石雕的先例,始皇帝必定不甘其后,必会在自己的陵墓上设有象征仪卫的像生石雕。

  在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勘探中已经发现了不少的石刻作品。不仅发现了专门为秦始皇陵服务的打石场遗址,还留有当时的很多石材。[6]39—43而且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石制品,如石下水道、石铠甲等等。秦始皇陵地宫中据记载也用了大量石材。

  文献中也记载修秦始皇陵时确实进行过大规模的采石运石活动。《太平寰宇记》记载:“骊山无石,取渭北诸山石为之。”《汉书·贾山传》中有“合采金石”之说。《博物记》中也记载:“又此山名运取大石于渭北渚,故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金陵余石大如塸。’”[7]73晋朝时潘岳在《关中记》中也记载了一首秦人的歌谣:“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而从现在骊山石的材质来看,确实不宜作秦始皇陵的大型石材,修建秦始皇陵所用的石材,应来源于骊山外的渭河以北。另外,石铠甲坑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坑,面积达13800平方米,其坑内的陪葬品几乎全是石铠甲和石头盔,据文物工作者测定,其石材来自渭北的富平和蒲城。大量石材由渭北运来,源源不断,导致渭水不流。实质上七十二万修陵人中,应包括这些采石、运石者,应该占有不少的劳动力。传说运送的石材中有一块高一丈八尺,周长十八步的大石,运到距骊山不远处,运不动了,便放置在哪里,并称之为“佷石”。唐皇甫提还作了《佷石铭》来声讨始皇帝。到元朝时,此石才被用来修了霸桥。

  秦人的石刻是很早的,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文字石刻——秦《石鼓文》,就是雕刻在天然石块上的。尽管学术界对其雕刻时代还存有争议,但都认为是秦人早期的石刻作品,是春秋时期的产物。秦人或者是在一块独立的天然大石上刻字,或者是将天然的石块略加表面处理后进行雕刻。中国古代将这样的石刻叫做“碣”。这是最原始的石刻形态。

  秦始皇五次出巡时,留下了七块石刻,以表彰他的功绩。“刻石著其功”、“立石颂秦德”、“刻石颂秦德”,仅在《史记》里记载的就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门刻石、会稽刻石等威廉williamhill官网在线登录,可见,秦人对石刻历来是重视的。

  同时,秦始皇约八千兵马俑雕塑的制作、秦始皇陵铜车马的制作和十二金人的制作,为大型雕塑的制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陵铜车马被称为“青铜之冠”,重量达一吨多。体积大,雕塑精,可谓当时雕塑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关于十二金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索隐》按:“二十六年,有长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正义》引《汉书·五行志》云:“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4]239-240十二铜人的铸造是秦始皇在平灭六国以后,为了维护其统治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收来的兵器很多,便铸造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关于铜人的重量史料中有这么几个数字:“重各千石”、“钟小者皆千石也”、各重三十四万斤、各重二十四万斤。为什么会有四种数字呢?应该说这些数字均属估计,而非确切数字。因为如此大的铜人在当时是无法进行称重的,只能做一大概估计,千石之说只是泛指。十二个铜人不是一样大,也不是一样重。小者千石,大者应该大于千石。石是秦时的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秦时的1斤等于现在的256.26克,按最小数字一千石计,合今30715千克;按24万斤计,合今61502千克;按34万斤计,合今87128千克。这就是说最小的一枚铜人重也在30吨以上,大的则达87吨以上。关于铜人高度史料记载有三说:“高三丈”、“坐高三丈”、“有大人长五丈……铸而象之。”这就是说铜人的高度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三丈,合今8.12米;另一种可能是五丈,合今13.7米。尽管这个数字也不是确切数字。从其重量和高度来说,当时铸造巨大的雕塑物已不成问题。

  把十二个铜人铸成翁仲的形象并摆放在皇宫门前,是因为翁仲具有保卫的功能。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约在秦汉时代就被汉人引入中原,当作宫殿的装饰物。初为铜制,号曰“金人”、“铜人”、“金狄”、“长狄”等,但后来却专指陵墓前面及神道两侧的文武官员石像,成为中国两千年来上层社会墓葬及祭祀活动重要的代表物件。

  古代帝王陵墓前神道两旁所列石刻人像,是模仿宫殿和官署前设置的侍卫人员形象所作的,可以说是“事死如事生”的具体体现。秦始皇生前能把十二个金人放在宫殿前,死后也可以雕塑大型石刻放在其陵墓前,符合当时的礼仪。墓前翁仲除了充当卫士起保卫陵墓的作用外,也显示了墓主生前的等级身份。而石刻群中诸种现实的和想象出来的动物形象,则是古人迷信,用以象征吉祥和驱除鬼怪的。

  综上,秦人既然能铸造出如此巨大的铜人和复杂精制的铜车马,那么制作大型石刻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秦始皇既然能销天下兵器,铸十二铜人立之于宫殿前,以彰显其功绩,那么,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他也极有可能把生前所享用的一套礼仪搬到陵墓前,于墓前建造大型石刻。

  西汉昆明池上的织女、牛郎石刻和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不是突然出现的,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有理由相信,汉代陵墓上的大型石刻,是“汉承秦制”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秦始皇时期奠定了以后石刻的基础。

  保存至今的墓葬石刻群中,要数霍去病墓的一组石刻最早威廉williamhill官网在线登录。霍去病墓是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其墓上石刻是为了表彰其对匈奴作战的功劳。现存石刻14件,计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虎、小卧象、卧牛、卧猪、鱼、龟、蛙、石人、怪兽吃羊、力士抱熊等。其中不少石刻是为了表彰霍去病战胜匈奴的威武和功绩。杨宽先生认为,如此众多石刻“正如把他的坟墓建造成象征战胜匈奴的地点祁连山一样”。[1]79

  除了霍去病墓上的汉代石刻以外,现存的两汉大型石刻,尚有陕西省城固县饶家营汉博望侯张骞墓前的1对石虎,约雕造于西汉元鼎(前116-前111)年间,虽已严重风化,犹存雄健姿态。也有人认为这两个石虎是东汉时期的雕塑。除此而外,还有咸阳石桥乡出土的石蹲虎、山西安邑出土的石走虎、青海海宴出土的石虎座等。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毗卢寺博物院收藏有两尊汉代裸体石人,这两尊石雕像用青石雕成,一尊高175厘米,胸围205厘米,为男性形象;另一尊高163厘米,胸围190厘米,为女性形象。其造型呈跽坐状,头部比例较大,尖下巴,大眼睛直鼻小口。腰间系带,身上无衣纹,应是裸体,足部似穿鞋。男像单眼睑,女像双眼睑,神态恭顺,双手交叉,抚于胸前,头戴平巾帻,其中女像帽顶下陷,中央阴刻成方形。两尊石像采用圆雕、浮雕和线雕结合的手法,造型古朴大气,具有西汉雕刻艺术的典型特征。小安舍石刻被认为其历史年代应早于西汉昆明池石刻,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8]

  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至今保存比较完好。陵冢至门阙间,有神道,两旁原设石象、石马、石翁仲等。在河南洛阳邙山脚下,有个大石象,高3.2米,长3.4米,雕刻逼真,作行进状。当地群众说,在这一大象的对面15米处还有一石象,今已淹没。这应是邙山东汉五陵的神道石象。

  可见,从霍去病墓到汉光武帝原陵,设置石刻目的都是为了表彰死者的功绩。而“秦始皇好大喜功,尤其对能留之久远的石制品特别倾心,他五次巡游天下,每次都要刻石立碑,宣扬自己的煌煌功业,扬威四方,以加强控制。”[9] 47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作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秦始皇陵一定会在自己的陵墓前设置大型石刻以表彰自己平灭六国的功绩。

  既然秦始皇陵前应有大型石刻雕塑已确定无疑,那么,为何在秦始皇陵前看不到这些石雕,这些石刻到哪里去了?不少的学者认为,是被毁了。郭志坤先生认为,这些石刻石雕毁于项羽刘邦之时。刘邦在楚汉战争时,历数了项羽的罪行有十条。后来刘邦即帝位后“以亡秦为戒”,又不断指控秦始皇,认为秦始皇有“繁法严刑”、“赋敛无度”等暴行十余条。因此,原先宣扬始皇帝丰功伟绩的石刻、石雕之类,会毫不留情地被拆除然后销毁。[9]林剑鸣、张文立两位先生认为,两千年的沧海桑田,秦陵上的石刻、石雕一个也不存在了,实在可惜。它们丧失于历代的兵火中,也丧失在人为的破坏中。项羽烧秦宫室,破坏秦陵。后来,因为建筑灞桥,元朝人曾把秦陵上的一方大石,搬去修灞桥。秦陵石刻,就是这样被搞得失散了。同时他们也认为,在所有的帝王陵中,秦陵所受到的摧残,恐怕不数一,也数二。这是因为秦祚太短。秦始皇帝陵宏伟、富丽的陵园建起后,仅一二年,被遭到了项羽的破坏。项羽一把火,陵园建筑成为灰烬。可以这样说,在这场浩劫中,陵园的地面建筑,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石刻被砸,恐亦难免。这些复仇的“勇士”,怀着极复杂的心态,岂容这些石刻傲然挺立。因为这个原因,宋代卢氏注《博物志》时,曾指出:“项羽衡之时发其陵,未详其至棺否?”可见摧毁之甚。[10]

  笔者认为,诸位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需要补充的是,代秦而起的是西汉王朝,为了证明自己代秦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掀起了“过秦”风潮,试图通过“过秦”,证明汉皇刘邦的以汉代秦,不但非篡非弑,反而是代天诛暴,吊民伐罪。而要想使汉朝凌驾于秦朝之上,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贬抑秦朝的历史地位,并藉此抬高西汉的历史地位。正因为如此,汉代对秦几乎全盘否定。因此秦始皇及秦始皇陵便成为汉人的发泄对象,以至于影响到后代。比如,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匈奴族的侵扰,虽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这项工程是必需的。然而,在“过秦”思想的影响下,万里长城却成为后代诟病的对象,甚至与秦始皇毫无关系的孟姜女哭长城也与秦始皇扯上了关系。汉代人尽管也修建长城,但不叫长城而叫“塞”,明代更称之为“边墙”,誓要与秦决裂。秦始皇陵这样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更是成为破坏的对象,受到的冲击更大。由于秦始皇陵地宫规模太大,加之众多的防盗措施,盗掘实在不易,而地面建筑、文物防护措施较少,便成为主要的破坏对象,从项羽开始秦始皇陵不断遭到厄运,要么被破坏,要么被搬移,挪作他用。《西京杂记》中记载的上林苑五柞宫中的两个石麒麟就是明证。

  总之,两千多年来对秦始皇陵的兵焚、盗发,无知的摧残、有意的破坏,使秦陵上的石刻雕塑遭到了自然与人为的双重破坏。所以我们今天已无法再看到昔日的石刻雕塑了。

  [1]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黄建华.金沙遗址——古蜀文化考古新发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6]秦俑坑考古队.临潼郑庄秦石料加工场遗址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1(1):

  [10]林剑鸣,张文立.秦陵墓上石刻探微[J].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88(2):18-21

  本文原载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2-15页。引用请查阅原文。

搜索